温岭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对优质西瓜的生长非常有利。上世纪90年代,温岭市农业部门引进新疆农科院育成的早佳(8424)西瓜品种,并根据该品种特性进行栽培因子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温岭设施西瓜稀植长季节栽培技术。
该技术每mu种植250-300株,比地膜栽培减少150-500株;西瓜于4月中旬开始采收,一般8-9月终收,连续采收4-6批瓜。若7月下旬-9月不遭遇台风,越夏管理得当,采收期可延长到10-11月,采收期可达5-6个月。目前,温岭设施西瓜稀植长季节栽培技术随着温岭瓜农"追着太阳种西瓜"推广到全国23个省市。2003年温岭市被命名为"中国大棚西瓜之乡"。2008年"玉麟"牌西瓜获"中国min牌农产品"称号。目前温岭瓜农在当地种植设施西瓜3.5万mu,在全国各地种植设施西瓜33.45万mu,一般每mu产量4500千克左右,产值逾8000元。现将温岭市设施西瓜稀植长季节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
品种为新疆农科院育成的早佳(8424)西瓜品种。嫁接砧木选择嫁接亲和力与共生亲和力强,且不影响早佳(8424)西瓜甜度、质地和色泽、风味的葫芦类砧木品种,主要品种为葫芦砧1号、京欣砧1号、京欣砧冠、神通力、华砧1号等。成都微生物菌剂
二、茬口安排
前茬作物晚稻在11月中旬收割后晒垄。蔬菜、西瓜等在11月上旬采收后灌水或灌水闷棚15-30天,放水,晒白。西瓜12月至翌年1月播种育苗,翌年1月下旬或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中旬开始采收。
三、整地作畦和建棚
1、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田块,连作不要超过3年,灌溉水符合GB5084要求。
2、施肥深耕
定植前30天,每mu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硫酸钾型三元复混(合)肥(N-P-K为15-15-15)2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在田面。连作田块,每mu增施生石灰100-150千克或石灰氮25千克。缺硼土壤每mu增施硼砂1.0-1.5千克。用拖拉机耕翻,深30厘米左右,并耙平。
3、搭棚开沟
大棚布局以南北向为好,棚间距1.0-1.2米左右,每排棚之间错开,以利通风。定植前15-30天搭建毛竹大棚和钢架大棚。一般棚高1.8-2.0米、跨度5.5-6.5米,覆盖0.05-0.06毫米厚的无滴膜。棚内置两条种植畦,畦宽2.5-3米。畦间开宽30-40厘米、深15厘米的操作沟,棚间开宽30-40厘米、深40厘米的出水沟,大棚两端开宽40-50厘米、深60-80厘米的排水沟。成都有机肥发酵菌种
4、安装滴灌
定植前7天,安装好滴灌首部和直径50毫米输水支管。滴灌首部包括1.5KW水泵、施肥罐、过滤器、放肥阀及分水配件等,将支管与畦向垂直方向铺于棚头,连接每畦铺设的简易滴管1条,滴管铺设在距种植穴30厘米处,滴管出水孔朝上。安装完毕后,打开水龙头试运行,查看各出水孔流水情况。检查完毕,畦面连操作沟全层覆盖0.014毫米厚的无滴膜。
四、育苗
温岭设施西瓜已全面采用工厂化嫁接育苗。育苗设施为配有加温、保温和植物生长灯或白炽灯等补光设施的连栋大棚、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育苗容器为口径8-10厘米塑料钵或50孔穴盘,育1000株西瓜苗需苗床3-5平方米。
1、播种
根据定植时间,提前40天左右播种。11月至翌年1月播种,砧木比接穗约提早7天左右播种。基质选用商品基质"金色3号",或菇渣、红壤土、腐熟鸡粪(配比4.5:4.5:1)混合营养土和商品基质"金色3号"各1份的混合基质。播种前7天做好育苗畦,畦宽1.4-1.5米,畦面比地面低5.5厘米或10厘米,置入穴盘或营养钵后与地面相平,畦面平整后铺一层地膜。播种前1-2天对已摆放了育苗钵或穴盘的苗床灌水,灌水高度7厘米或3厘米,通过底吸的方法使基质吸足水分。
晒种1-2天。砧木在70℃热水中浸15分钟,然后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15分钟,用清水清洗种子,再在室温下浸清水24-36小时,其间搓洗2次。31℃左右催芽,胚根3-4毫米时,分次捡出,用湿布包好,在室温下炼芽12-18小时,炼芽后平置在铺有4-8厘米厚基质的穴盘和营养钵,一穴或一钵1粒,盖1.0-1.5厘米厚的基质。
接穗先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15分钟,浸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55 ℃温水中浸15分钟,再在室温下浸清水4-6小时,其间搓洗1次。30 ℃下催芽,在室温下炼芽12-18小时后,种子播在铺有4厘米厚基质的育苗盘,种子平放,胚根朝下,播距以种子不重叠为度,盖上1厘米厚的基质或蛭石,浇透水。砧木营养钵表土干燥,则在嫁接前2天,可灌水到苗床畦面,水从畦面一端流到另一端,灌满全畦即可。表土不干燥,嫁接前不灌水。
2、嫁接
接穗子叶出壳或出壳刚转绿色即可用插接法嫁接。嫁接前2-3天对砧木摘心。2人一组嫁接,其中1人削接穗,左手握接穗的两片子叶,右手用刀片在离子叶节0.5-1.0厘米处,由子叶端向根端削成楔形面,削面长约1里面。另1人右手用一端渐尖且与接穗下胚轴粗度相适应的竹签,在砧木除去生长点的口下戳一个深约1里面的孔,戳孔时稍斜偏于一侧,深度以不戳破下胚轴表皮、从外面隐约可见竹签为宜。右手拿削好的接穗,并拨出竹签,随手将接穗插入砧木孔中,使砧木与接穗切面紧密吻合,同时使砧木与接穗子叶成"十"字形。嫁接时保持棚内28-30℃,湿润。
3、苗期管理
(1)温度:嫁接后保持白天26-28℃、夜间24-25℃。如白天30℃以上,夜间15℃以下,则用遮阳网等覆盖降温,夜间采用热风炉或空气加热器等加温。嫁接7天 后,白天23-24℃,夜间18-20℃。
(2)湿度:嫁接后湿度要求饱和状,以小棚膜面出现水珠为宜。3天内不通风,4-5天后在上午9时或下午3-4时棚内湿度较高时短时间通风换气,以后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嫁接成活后即转入正常的温湿度管理。
(3)光照:嫁接当天和次日严密遮光,第3天早晚除去覆盖物,见光30-40分钟。7天后只在中午遮光,阴雨天不遮光。10天后恢复一般苗床管理。若连续低温、阴雨、少照,每天用 40W节能型植物生长灯或白炽灯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时间段补光。植物生长灯有效照射半径2.5米,灯距以4-5米为宜,悬挂离幼苗1.5-2.0米处;白炽灯以每平方米90-100瓦为宜,悬挂离幼苗35厘米处。
(4)肥水:嫁接后当天或翌日傍晚,灌水1次,水从苗床畦面一端流到另一端,灌满全畦即可。嫁接后10天,每mu用嘉美红利400克加水800倍灌入苗床畦面,并叶面喷施800倍液嘉美脑白金或0.2%-0.3%磷酸二氢钾液。若发现僵苗,晴天下午每株浇800倍嘉美红利100-500毫升,或叶面喷施嘉美脑白金1000倍液,每mu用量15千克左右。移栽前1天,每mu用嘉美红利400克加水800倍灌入苗床畦面。当砧木出现侧芽,要及时抹去,不要伤及接穗和砧木子叶。炼苗:定植前5-7天炼苗,白天23-24℃,夜间13-15 ℃。炼苗期间,遇刮风、下雨、寒流等天气,要加盖覆盖物。成都生物有机肥
(5)病虫防治:设施西瓜苗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噁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1-2次,每次间隔7天。不宜用多菌灵、三唑类等农药,易造成苗期药害。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潜叶蝇,除每mu挂设黏虫黄板和蓝板25-30块进行物理防治蚜虫和蓟马外,可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3000-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1-2次,每次间隔7天。
(6)壮苗标准:苗龄40天左右,接穗茎粗0.2-0.3厘米,苗高10-15厘米,接口愈合良好,子叶完整,2-3片真叶,叶色浓绿。穴盘育苗的,根系要长满孔穴。
五、定植
1月下旬或2月上中旬晴天定植。定植时,要求地表下10里面处土温10℃以上、棚温20℃以上,土壤水分以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匍匐栽培。定植前先用打钵机在畦中l央开种植穴,每畦种植一行,行距2.5-3.0米,株距0.70-0.75米,每mu栽植250-300株。然后脱钵(穴盘)带土放入种植穴,嫁接西瓜适当浅栽,嫁接愈合处离畦面3厘米以上。边定植边施定根水,用800液嘉美红利、70%敌l磺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混合液穴施,每穴500毫升。施肥后定植穴边用土封严。然后,按种植畦搭建高0.8米、跨度1.0-1.2米的小拱棚,覆盖0.014毫米厚的无滴膜。若气温低于5℃,在大棚内增搭高1.4-1.5米、跨度5-6米的中拱棚,覆盖0.014-0.025毫米厚的无滴膜。
六、田间管理
1、缓苗期
定植后3天 检查瓜苗成活情况,出现死苗,立即补种。发现萎蔫苗或僵苗,在晴天下午,每株浇800倍液嘉美红利500毫升,或叶面喷施嘉美脑白金1000倍液。定植后以保温为主,密闭大棚,保持小拱棚内温度30-35℃。此期,南方地区低温、多阴雨,表土湿润或地表下10厘米下土壤手捏成团、落地不开花时不浇水。
2、伸蔓期
棚温20℃以上,揭去小棚膜。棚温超过30℃,选择背风处开始大棚的通风降温。棚温超过35℃时,应逐步降温,防止降温过快造成伤苗。下午棚温30℃左右时关闭通风口。阴天和夜间仍以覆盖保温为主,保持棚内夜温13℃以上。棚内夜温稳定在15℃以上可揭去小拱棚。出子蔓后,及时理蔓,让主蔓向右前方、子蔓向左后方斜爬。
理蔓于下午进行,避免伤及蔓上茸毛或花器。主蔓长60厘米左右开始采用一主二侧三蔓整枝法,每株留主蔓和2条粗壮的子蔓。嫁接西瓜整枝不能一步到位,要分次整枝。主蔓长60厘米左右开始一次整枝,保留主蔓,剪除或摘除基部细弱子蔓1-2个,以后每隔3-4天 进行1次,每次整去1-2个细弱子蔓,后每株保留主蔓和2条粗壮的子蔓,坐住瓜后不再整枝。
此期,看长势施肥,叶色黄绿,茎蔓细小,施1次肥,每mu用嘉美内钾德5千克加水300倍穴施,每穴250-500毫升,或滴灌施。坐瓜前植株生长旺盛、茎蔓粗壮、叶片肥大、叶色浓绿,不施肥。反之,在坐瓜节位的雌花子房绿豆大时适当施肥,每mu施嘉美赢利来5千克,滴灌时间7-8分钟。此期,南方地区低温、多阴雨,大棚四周要清沟排水。
3、结果期
(1)第1批瓜
选子房肥大、圆滑、表面密布绒毛、果柄长而粗的健壮雌花,用当天开放的雄花于早上7-9时进行人工授粉,阴天适当推迟。一朵雄花可授3-4 朵雌花。一般每批瓜在5-7天内完成授粉。低温时,植株没有雄花可用0.1%氯吡脲150-400 倍液处理,在雌花开放当日或开花前后1天均匀喷洒雌花或浸子房1次。人工授粉或用氯吡脲处理后做好日期标记。保持白天25-30 ℃,夜间不低于20 ℃。当瓜径10厘米时进行选瓜,每株只保留主蔓第12-13节第2朵雌花所结大而圆正的幼瓜1个,其余摘除。
嫁接西瓜比自根西瓜易坐瓜,且第1批瓜过多易出现畸形瓜,要及早疏瓜。膨瓜肥要早施、淡施。幼瓜瓜径3厘米时施第1次膨瓜肥,每mu施嘉美核动力3-5千克,以后每隔7-10天施1次,用量同第1次。采收前7-10天停止施肥水。此期,肥水均采用滴灌,滴灌时间根据土壤的干湿及气温高低来定。地表下10厘米处土壤干燥,气温30℃以上,滴灌时间14-15分钟;表土干燥,气温20 ℃以下,滴灌时间7-8分钟;一般滴灌时间10分钟。
(2)第2批瓜
第1批瓜采收后,不要急于坐第2批瓜,要施1次植株恢复肥,每mu施硫酸钾型三元复混(合)肥(N-P-K为13-6-21)10千克,并叶面喷施800倍液嘉美脑白金或0.2%~0.3%磷酸二氢钾液1-2次,每mu用液量60千克。施肥3天后,叶色转深、枝蔓顶端上翘时,开始在子蔓上人工授粉坐瓜。一般不整枝,如枝蔓过于茂盛,可以在坐瓜前,剪去上翘枝蔓。幼瓜瓜径3厘米时施膨瓜肥,每隔7-10天施1次,每mu施嘉美海力宝3-5千克。结第2批瓜时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在棚两头开膜及在棚中间开边窗。适当浇水,保持表土湿润。第2批瓜子蔓坐瓜,坐瓜节位在子蔓第4-5节为主,平均每株坐1.5-1.8个瓜。采瓜后施植株恢复肥。
(3)第3批瓜
气温已高,昆虫活动频繁,无需人工授粉,施植株恢复肥后5天左右,一般在子蔓第8-9节看到幼瓜。第3批瓜结果期在6月,此时是南方的梅雨季节,多雨、湿度大、气温30℃左右,逼近35℃,蔓枯病、白粉病等病害易发生,管理上要防病害、防早衰、控制坐瓜数量,每株坐1-1.5个瓜。并适当减少滴灌追肥次数,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肥水浓度宜淡,每mu嘉美赢利来10-15千克,在傍晚或早晨滴灌,滴灌时间11-12分钟。并结合防病治虫叶面喷施追肥,每次每mu喷施800倍液嘉美脑白金60千克。采瓜后施植株恢复肥。
(4)第4批瓜
第4批结果期正值夏季高温,气温35 ℃以上。嫁接西瓜耐热性不及自根西瓜,持续高温将造成叶片变黄、瓜型变小、瓤色变暗,管理上以养护根系、藤蔓为主,少坐瓜或不坐瓜。植株长势弱,持续遇高温,不坐瓜;植株叶色正常,遇高温,每株坐瓜1个左右。同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在大棚中间处开边窗、棚膜上覆盖遮阳网或涂抹泥浆,控制棚温35℃以下。适当增加滴灌追肥次数,每隔7天左右施1次,肥水浓度宜淡,每mu施嘉美赢利来10-15千克,在傍晚或早晨滴灌,滴灌时间13-15分钟。并结合防病治虫叶面喷施追肥,每次每mu喷施800倍液嘉美脑白金60千克。
(5)第5-6批瓜
根据气象预告,若8-9月有台风,则7月下旬-8月继续坐瓜。采收4批瓜后,植株以孙蔓为主,下部叶片衰老变黄,上部叶片细小,枝蔓瘦弱,所结的瓜也偏小,此时,每批每株坐瓜1.5个左右,肥水管理同第4批瓜。在无台风年,7月下旬不坐瓜,等8月下旬气温下降到30 ℃左右,剪去病叶、老叶和枯枝蔓,并把老叶和枯枝蔓覆盖在畦面,继续坐第5批瓜;9月只要叶片仍显绿,坐第6批瓜。但此期所结的瓜偏小,每批每株可坐瓜2个左右,肥水管理同上。
(6)第7批瓜等
植株长势尚可,坐瓜持续至10月,采收至11月。夜间要密闭大棚,保持棚内夜温18 ℃以上,确保瓜瓤转色。
七、病虫防治
1、病害防治
设施西瓜伸蔓期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疫病、蔓枯病,结果期主要病害有蔓枯病、白粉病等。
根腐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7天灌根1次,连续3次。
炭疽病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64%噁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
疫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4%噁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4次。
蔓枯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5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3-4次。
白粉病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5000倍液、或80%硫磺干悬浮剂8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虫害防治
设施西瓜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红蜘蛛、黄蜘蛛、美洲斑潜蝇等,近几年,烟粉虱、黄蜘蛛危害加剧。
蓟马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或50%苯丁锡可湿粉剂40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
蚜虫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
烟粉虱用2.5%联苯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2.4%螺虫乙脂15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
根结线虫可用80%敌l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l百虫800-1000倍液、或0.6%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浇根,每株用量200mL。每7天灌根1次,连续3次。
红蜘蛛和黄蜘蛛(二斑叶螨)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与20%丁氟螨酯1500-2500倍混合药液、或11%乙螨唑悬浮剂2000倍药液、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00倍药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
美洲斑潜蝇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
烟粉虱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每3-5天喷1次,连续2-3次。在虫口密度高时,可用2.5%联苯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2.4%螺虫乙脂1500倍液、或22%氟啶虫胺睛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2-3次。
3、生理障碍
设施西瓜主要生理性病害有花异常、化瓜、恶变果、急性凋萎。
花异常,即雄花着生节位低,雌花着生节位高,雄花比雌花开放早;雌花开放时无雄花或有雄花而花粉少、花粉活力低下等,造成植株不能坐瓜,或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可采取大温差育苗,白天以较高温度促进瓜苗生长,夜间以较低温度促进花芽分化。在雌花开放时无雄花,可提前培育少量大果型品种的瓜苗,并促进其生长,以提供花粉作早期授粉之用,或利用保存花粉进行授粉。在雄花花粉少,花粉不易散开的情况下,可以提前采摘次日开放的雄花,摊放在室内,保持在25-28℃的温度条件下,让其干燥、开放,以提高花粉量。
化瓜,即子房生长停滞,由幼瓜上部开始逐渐枯黄、干瘪,后干枯。可采用采光和保温性良好的栽培设施和棚膜,遇低温加盖多层薄膜增温。抢晴好天气授粉,并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20℃;瓜坐住后夜间也不能低于15℃,确保幼瓜膨大。
恶变果,即植株根、茎、叶均无异常,仅果实果肉发生恶变,恶变果在西瓜果实转色期发生,发病初期种子周围瓜瓤呈水渍状,颜色变深变暗,质地变软,并逐渐向周围蔓延,严重的整个瓜瓤均呈现上述症状,果皮失去弹性和光泽。果肉恶变的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恶变果发病率一般为5%-20%,严重时高达70%。在气温高时施肥水易发生恶变果。
要注意土壤水分和果实周围温度的管理,果实生长发育后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既不要过于干旱,又避免大水灌溉。宜采用滴灌技术,小水勤灌。尤其要注意灌肥水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开深沟,并在下暴雨过程中或雨后启动排水泵排水,防止棚边沟积水。加强温湿度管理,及时通风、排湿、降温,控制棚温在30℃以下。坐果后15-25天,西瓜膨大,并开始转色,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只要棚温不低于20℃,均要进行通风。如遇高温天气,还应打开棚两头和边窗,加速棚内空气流通,降低棚内温度,并防止高温危害。
急性凋萎,是西瓜嫁接栽培中容易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凋萎,发生时期在坐果前后,其症状初期中午地上部萎蔫,傍晚尚能恢复,经3-4天反复后枯死,根颈部略膨大,但无其他异状。该病与侵染性枯萎病的区别在于根颈维管束不发生褐变,在连续阴雨弱光条件下容易发生。经解剖观察,砧木与接穗的结合处导管中的侵填体是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从导管的侧膜膜孔处侵入导管内腔,形成袋状膨出物,引起阻塞而导致萎蔫。可采取选择亲和力强的砧木,顶插接的嫁接方法,分次整枝等措施,并通过深耕、地膜覆盖、及时排水等栽培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
八、采收
西瓜采收按坐果日期,但果实发育期间的气温对果实成熟快慢影响较大。果实发育期间温度高,开花采收天数缩短,反之,则延长。一般第1批瓜开花采收天数40-50天,第2批瓜开花采收天数32天左右,第3-4批瓜开花采收天数25-27天。成熟的西瓜用手抚摸瓜面有光滑感,并左手托西瓜,右手拍打西瓜,左手掌有震感。在大批量采收同批瓜前,要品尝,以检验瓜的成熟度。早佳(8424)易裂瓜应在傍晚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将果柄从基部剪断,不伤及其他瓜蔓,每个果留5厘米长的果柄,并轻拿轻放,防止外伤和内伤。